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旅游目的地”研究是旅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旅游过境地”则因为其配角地位而被研究者忽略,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往往力图通过景点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投资改变其“过境地”功能.原因是游客在“过境地”停留的时间短消费少对地方经济增长贡献小.本文以桂林阳朔为案例地,探讨“旅游过境地”的形成机制,“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的机制,指出“过境地”的形成是各种客观条件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投资旅游项目并无助于“目的地”的形成.而原来作为专项游、小众游“目的地”的旅游地,则有可能在外部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转变为大众游的“目的地”.旅游地性质的转变还将改变其在区域内与其他旅游地的竞争合作关系.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旅游过境地”到“旅游目的地”——以桂林阳朔为例
来源期刊 当代旅游(学术版) 学科
关键词 旅游过境地 旅游目的地 转变机制 旅游地合作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7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48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娟 13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18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旅游过境地
旅游目的地
转变机制
旅游地合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旅游(学术版)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