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调查了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食心虫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及有关气象因素,并对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11年该区大豆食心虫始发期在7月下旬,终结期在8月末,持续时间约为35 d,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随着温度的升高,食心虫数量有增高趋势,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食心虫的数量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单株粒重、虫粒数、虫食率、单株粒数在1%显著水平上达极显著差异,生物防治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分别是化学防治的1.16和1.20倍,而生物防治的虫粒数和虫食率分别是化学防治的71.4%和61.3%.因此,生物防治可以有效降低食心虫虫食率,提高大豆品质和产量.
推荐文章
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大豆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丘陵半山区
大豆蚜虫
发生规律
天敌
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技术
大豆食心虫
发生规律
赤眼蜂
生物防治
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大豆蚜虫效果的研究
丘陵半山区
生物多样性
大豆蚜虫
天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牡丹江丘陵区大豆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牡丹江丘陵区 大豆食心虫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4-326
页数 分类号 S565.1
字数 22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12.02.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祥海 19 43 4.0 5.0
2 梁嘉陵 11 60 5.0 7.0
3 时新瑞 27 64 4.0 5.0
4 赵云彤 22 88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牡丹江丘陵区
大豆食心虫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