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后宜昌至杨家脑河段河床形态的冲刷调整特点,基于实测资料,对该河段的冲刷分布及河床形态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分形维数对河段深泓纵剖面形态调整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其河床形态冲刷调整的最大特点是纵向的冲刷下切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即存在若干深泓较高、具有一定抗冲性的纵向节点,且多以分汊河段为主,通过对各分汊河段的比较发现,年内交替型分汊河段的深泓节点比非交替型分汊河段更为稳定,由于纵向节点的控制以及河段其他部位深泓的下切,使得该河段深泓纵剖面分形维数逐年加大,纵向形态变得更为复杂,使枯水糙率有所增加,对宜昌枯水位的下降起到了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宜昌至杨家脑河段初期冲刷发展过程与趋势的分析
枢纽下游
冲刷特点
发展过程
趋势分析
三峡工程
葛洲坝下游宜昌-杨家脑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葛洲坝下游
宜昌-杨家脑
芦家河浅滩
有限体积法
曲线网格
水沙数学模型
宜昌至杨家脑河段滩槽演变对宜昌枯水位的影响
滩槽演变
枯水位下降
防护工程
河道整治
宜昌至杨家脑河段
长江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一杨家脑河段冲刷及粗化
三峡水库
侵蚀冲刷
河床粗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宜昌至杨家脑河段河床形态冲刷调整特点分析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河床演变 冲刷调整特点 分析 宜昌至杨家脑 分形维数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2
页数 分类号 TV1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立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33 997 16.0 23.0
2 江磊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36 4.0 5.0
3 闫涛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流泥沙工程学
河床演变
冲刷调整特点
分析
宜昌至杨家脑
分形维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