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研究区1987、1997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实地采样调查和收集的资料,计算3个时期山东省南四湖湿地各植被类型的面积和碳储量;同时依照不同覆被类型(植被类型)的平均碳储量将各覆被类型的斑块划分为不同储碳等级,绘制3个时期的南四湖湿地植被碳格局图,分析植被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变化对湿地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前期(1987年)植被储碳格局存在着明显的植被碳储量以湖南北中心线向两岸增大的带状特征,研究中后期(1997—2008年)带状储碳格局不断破碎化并最终消失.整个研究期高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不断减小,低储碳等级的斑块面积增加.湿地植被碳储量呈现前期基本稳定后期显著减少的特征,1987、1997和2008年湿地植被碳储量均值分别为1.07、1.08和0.64 Tg C,1987—1997年湿地植被碳储量平均年增加0.001 Tg C,变化幅度不大;1997—2008年年减少0.04 Tg C,下降较明显.其中自然植被碳储量在整个研究期内持续减少,人工植被碳储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波动变化特征,分析认为这一变化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南四湖地区多因子驱动的土地覆被变化活动.通过区域湿地植被的碳平衡动态分析认为,植被碳储量(碳库)的减少可能会导致整个湿地碳储量的入不敷出,使整个湿地碳汇能力下降甚至可能变为碳源.
推荐文章
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
外来入侵植物
群落比较
南四湖湿地
近30年南四湖湿地景观类型变化特征
南四湖湿地
转移矩阵
景观类型转化强度
格网化
景观时空变化
苏干湖湿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格局
苏干湖
内陆盐沼湿地
遥感反演
植被覆盖度
时空分异规律
地下水位
土壤全盐量
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艾比湖湿地
土壤
有机碳
空间分布
碳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87—2008年南四湖湿地植被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湿地植被 碳储量 储碳格局 碳密度 南四湖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7-1532
页数 分类号 X173
字数 46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泉洲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8 85 5.0 8.0
2 吕建树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225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3)
共引文献  (1128)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34)
二级引证文献  (13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5(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199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19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2(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5(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9(1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9(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20(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地植被
碳储量
储碳格局
碳密度
南四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