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和脑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方法 ①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n=15):假手术组(SO组)和缺血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建立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SO组仅解剖暴露双侧颈总动脉而不予夹闭.分别于缺血后2,3,4,5,7 d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认知功能检测.②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各36只),每组又根据缺血后时间的不同分为6组,每组6只,两组大鼠分别于缺血后24 h、48 h、72 h、4 d、5 d和7 d处死大鼠,断头取脑,分离提取海马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 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显示,与SO组相比,缺血组大鼠在训练的第1天逃避潜伏期延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天缺血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相比SO组明显延长(P<0.05).空间搜索实验显示:缺血组大鼠经过虚拟平台次数和虚拟平台停留时间均少于SO组大鼠(P<0.05).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SO组大鼠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没有明显变化;缺血组大鼠缺血后24 h凋亡率开始升高,至72 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与SO组相比,缺血组各时间点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以缺血后72 h差异最为明显(P<0.01).结论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大鼠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可能与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推荐文章
复方红景天口含片对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影响
复方红景天口含片
不完全性脑缺血
保护作用
黄蜀葵总黄酮对大鼠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药理学
黄蜀葵
总黄酮
脑缺血
动物模型
DDPH对大鼠弥漫性不完全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
脑缺血
脑血流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病理变化
老年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小脑iNOS,nNOS的表达
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脑缺血
小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病理学机制的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不全脑缺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学习与记忆 海马 凋亡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331
页数 分类号 R363
字数 47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12.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荣亮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187 1377 17.0 29.0
2 李伟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69 647 13.0 24.0
3 张瑛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20 79 5.0 8.0
4 滕云鹏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 8 43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全脑缺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学习与记忆
海马
凋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