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骨骺损伤修复过程中骺板形态结构及骺板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4~5周龄SD大鼠30只,制作胫骨近端骨骺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后2、4、6、10、21天处死,取双侧胫骨.测量双侧胫骨长度,计算实验侧长度和对照侧长度比值.行双侧胫骨X线摄片、Micro CT扫描,观察骺板大体形态及骺板内骨桥形成情况.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骺板内软骨细胞变化及VEGF表达.结果 双侧肢体长度于术后第4天出现差异,第10天差异最大,第21天肢体长度差异缩小.术后第6天开始骺板内逐渐出现纤细骨质,终至骨桥形成.HE染色提示伤后早期出现静止区软骨细胞聚集成团,细胞规律性排列丧失、分化加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生长板内出现VEGF高反应区,阳性表达区逐渐扩大,跨越骺板全层,直后血管长人、骨化.结论 骨骺损伤修复过程中,骺板形态早中期表现为干骺端肥大,肢体短缩,骺板内纤细骨质形成;随修复进展,骺板内VEGF表达反应性增强,出现贯通骺板的表达带,与骨桥形成相关.
推荐文章
人工骺板软骨对家兔骺板损伤的修复作用
骨移植
人工骺板软骨
骺板损伤
动物,实验
儿童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手术治疗体会
儿童
肱骨远端
全骨骺分离
手术治疗
组织工程骺板在骺板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组织工程骺板
骺板损伤
支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骨骺损伤修复过程中骺板形态及VEGF表达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 创伤和损伤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0-575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49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2352.2012.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源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 77 456 12.0 17.0
2 吕学敏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 33 191 7.0 12.0
3 鲁明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 11 42 3.0 6.0
4 胡浩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
创伤和损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骨科杂志
半月刊
0253-2352
12-1113/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
6-1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111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