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岩土力学       
摘要:
原位测试技术分析软土的应力历史可以避免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对土样的扰动,其结果能真实地反映现场土体的工程特性.以往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测试技术的超固结比(OCR)计算方法主要是针对超固结土取得的,缺乏对现场处于欠固结状态土体的考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不完全孔压消散曲线的末段及时间平方根倒数外推法计算原位初始孔压,如果初始孔压大于静水压力,表明原位土层中存在固有孔压,为欠固结土.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固结状态参数,可进一步对软土层的欠固结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不受软土性质和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适用性,是合理可行的.在缺乏室内固结试验成果的情况下,可高效快捷地判别软土层的固结状态.研究成果对合理评价欠固结软土的工程特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基于CPTU孔压消散试验的欠固结土OCR计算方法
孔压静力触探
孔压消散试验
超固结比
固结状态参数
欠固结土
软黏土层一维有限应变固结的超静孔压消散研究
软黏土
一维固结
有限应变
小应变
超静孔压消散
淤地坝土料孔压消散试验研究
淤地坝
单向固结
孔隙水压力
围压
地铁荷载下不同固结度软黏土的孔压试验模型
地铁荷载
施工影响
固结度
孔压滞后
孔压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场软土欠固结程度孔压消散试验评价方法
来源期刊 岩土力学 学科
关键词 孔压静力触探 消散试验 固有孔压 固结状态参数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测试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7-960
页数 分类号 TU4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598.2012.03.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松玉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487 9713 52.0 75.0
2 蔡国军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81 625 14.0 22.0
3 刘志彬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32 227 9.0 12.0
4 居俊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8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孔压静力触探
消散试验
固有孔压
固结状态参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土力学
月刊
1000-7598
42-1199/O3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4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50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