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statlock固定方法和传统固定方法在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固定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肘部成功置人PICC的227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固定PICC导管;选择经肘部成功置入PICC的189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statlock固定PICC导管,同时将实验组分为A组(肘部置入)和B组(肘上置入)两组.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及AB两组患者发生穿刺点局部渗液、导管移动和静脉炎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穿刺点局部渗液、导管移动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而B组(肘上置入)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肘部置人),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statlock固定方法固定PICC导管,可有效降低穿刺点局部渗液、导管移动和静脉炎的发生率,而采用肘上置人的效果优于肘部置入.
推荐文章
两种固定PICC导管方法的对比分析
固定方法
PICC导管
局部感染
PICC导管维护两种不同换药方法效果分析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换药
局部感染
两种固定胃管方法效果比较
胃管
固定方法
效果
两种固定胃管方法效果比较
胃肠道手术
胃管固定
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不同PICC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来源期刊 现代临床护理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方法 并发症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专科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9
页数 分类号 R473.73
字数 22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283.2012.07.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永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 52 390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55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方法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临床护理
月刊
1671-8283
44-1570/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58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22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