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识别功能是商标基本的原始的功能,商标法最初保护商标的基本目标就在于确保商标的识别功能得以实现,从而保护商标权人经过品质保证而建立起的良好商誉不被利用,防止消费者混淆,所以混淆理论就成为保护商标、制止侵权的基本理论.混淆标准也是国际上公认的认定商标侵权的要件,TRIPs协定第16条第1项规定:注册商标所有人应当享有下列专有权,即阻止所有第三人在贸易过程中不经所有人同意,在具有造成混淆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在对相同商品或者服务使用相同标识的情况下,应当推定具有混淆的可能性.可见混淆理论是保护商标权的重要法律基础,其在商标侵权判定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而且随着商标功能的不断发展和商标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张,混淆理论的内涵也得到了充实.下面从三个问题具体探讨该理论在商标侵权认定中的适用及发展.
推荐文章
地理标志商标的商业价值及其侵权认定标准研究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商业价值
侵权认定
混淆
合理使用
商标侵权纠纷是否适用赔礼道歉
商标侵权
赔礼道欺
信誉回复
陶瓷商标的侵权认定问题研究——以“景德镇制”为例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景德镇
合理使用
个人信息侵权风险性损害的认定路径
个人信息侵权
损害范围
损害认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混淆理论在商标侵权认定中的适用及发展
来源期刊 中华商标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管玲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商标
月刊
1006-7531
11-3655/D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甲5号院白云时代大厦1号楼B座1408室
82-49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2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9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