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眼底新生血管形成是导致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外基质(ECM)固有成分中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经酶解后在体外研究及动物实验中已证实可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生.ECM黏附分子中的整合素α5β1与纤连蛋白在体外可促进内皮细胞黏附、增生,其抑制剂于体内则可抑制CNV、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整合素αV β3及αV β5的抑制剂在体内也可发挥类似作用.黏附分子中的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则主要通过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促进新生血管形成.ECM降解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尤其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通过促进纤溶酶的生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主要是MMP-2及MMP-9),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已证明可促进CNV、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而I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则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对ECM相关分子在CNV、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作用的深入研究将为预防和治疗眼底新生血管形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推荐文章
细胞外基质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
内皮,血管
细胞外基质
狭窄
细胞外基质硬化通过PLCB2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细胞外基质硬化
PLCB2
血管平滑肌细胞
迁移
生物活性陶瓷与细胞外基质骨形成对Ca、P、ALP影响
生物活性陶瓷 细胞外基质 Ca、P、ALP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细胞外基质相关分子在眼底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 细胞外基质 整合素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375
页数 分类号 R591.412
字数 42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2.04.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网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
细胞外基质
整合素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月刊
2095-0160
11-5989/R
大16开
郑州市纬五路7号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内
36-1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1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28944
相关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kyc.wfu.edu.cn/second/wnfw/shandongshengzirankexuejijin.htm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