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不同类型婴儿痉挛症的脑电图棘波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病因的棘波特点.方法 视频脑电图监测52例婴儿痉挛症患儿,分别计算各导联的棘波密度和相对棘波密度,并对不同病因的脑电图进行归纳.结果 52例婴儿痉挛症,36.5%的病例累及枕后颞区.40例症状性婴儿痉挛症,47.5%主要累及枕后颞区;12例隐源性婴儿痉挛症,8.3%主要累及枕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婴儿痉挛症中,72.5%有围产期病因,其中55.2%主要累及枕后颞区.结论 婴儿痉挛的脑电图在全导不对称、不同步的多棘慢波的基础上,常常伴有枕后颞区的局灶放电;症状性婴儿痉挛症比隐源性婴儿痉挛症更易出现枕后颞区的棘波放电,提示大脑发育过程的枕、后颞区可能更易受到各种病因的损害,并可能与症状性婴儿痉挛症的病理机制有关.
推荐文章
婴儿痉挛症 (附 41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
婴儿痉挛
脑电图
高峰失律
智力低下
56例婴儿痉挛症的临床与脑电图分析
婴儿痉挛症
癫痫
脑电图
不同类型围生期因素对婴儿痉挛症疗效的影响
新生儿低血糖
婴儿痉挛症
缺氧缺血性脑病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南宁市郊不同类型土壤腐殖质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水稻土
菜园土
腐殖质碳
剖面分布特征
南宁市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婴儿痉挛症的脑电图棘波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婴儿痉挛症 脑电图 棘波分布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6-288
页数 分类号 R74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蓉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73 383 11.0 15.0
2 陈凤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32 94 5.0 7.0
3 蔡晓唐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16 70 5.0 7.0
4 甘靖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 7 2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痉挛症
脑电图
棘波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