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颗粒对骨质疏松症雄性与雌性大鼠的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不同性别大鼠骨质疏松症疗效差异的机制.方法 雄性大鼠54例,雌性大鼠58例,各设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补肾壮骨颗粒高剂量组、补肾壮骨颗粒低剂量组,采用去势方法造成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给药13w,观察不同性别各组大鼠骨组织计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对照,补肾壮骨颗粒高剂量组雌性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有增加趋势(P>0.05),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加(P<0.05),分离度明显减少(P<0.05);而高剂量组雄性大鼠各指标均未见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 补肾壮骨颗粒可改善去势造成的骨质疏松雌性大鼠模型的骨组织计量学指标,对雄性大鼠则无明显作用.
推荐文章
补肾壮骨颗粒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
补肾壮骨颗粒
骨质疏松
骨组织计量学
大鼠
实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颞下颌关节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
颞下颌关节/病理学
骨质疏松症/病理学
软骨/病理学
骨质吸收
镓盐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骨结构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
镓盐
骨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骨质疏松 骨组织计量学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4
页数 分类号 R285.6
字数 3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108.2012.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海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医科 83 697 14.0 20.0
2 邓伟民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医科 115 996 15.0 25.0
3 李晓昊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医科 27 211 9.0 13.0
4 林宁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16 108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7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药疗法
骨质疏松
骨组织计量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月刊
1006-7108
11-3701/R
大16开
北京望京西园三区325楼丙单元601
82-198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76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