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准确把握及评价引入加拿大同纬度外源自交系对黑龙江省自交系的改良效应,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宏观指导,应用 Dudley 方法对8个外引加拿大自交系的引入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综合表现方面认为 C06为最优,C05次之.若将 C06应用到改良单交种的育种程序中有可能在各个性状上取得较好的效果.C05的最高改良值多集中于植株性状上,应用其改良单交种的植株性状可能取得进展.自交系 C01、C02、C03综合表现一般,但 C03表现为在改良每穗行数性状上优于其它自交系. C07和 C08虽然在其它性状上表现弱于其它自交系,但用于改良单交种的早熟性有望取得较好的效果. 自交系 C04在引入群体中综合表现最低,且未表现出在所调查性状中有突出的改良优势,可以将其淘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加拿大玉米自交系改良黑龙江省杂交种的潜势分析
来源期刊 黑龙江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遗传潜势 改良效应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7
页数 分类号 S513
字数 47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业辉 38 59 4.0 5.0
2 刘海燕 116 228 9.0 11.0
3 王俊强 29 113 6.0 10.0
4 马宝新 15 29 4.0 5.0
5 孙善文 18 32 4.0 5.0
6 蒲子刚 3 13 2.0 3.0
7 张大鹏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 13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14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自交系
遗传潜势
改良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农业科学
月刊
1002-2767
23-1204/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6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12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