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高级旋转流变仪研究了1,4-二氧六环/左旋聚乳酸/聚氨酯(DO/PLLA/PU)共混溶液的流变性能,探讨了PU的加入对共混溶液的流动曲线、非牛顿指数及表观粘流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共混溶液为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PU含量的增加使得共混溶液的表观粘度增大;共混溶液的非牛顿指数的研究表明,随着PU含量的增加,非牛顿指数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同一组成的共混溶液非牛顿指数也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共混溶液的粘度随着PU含量的增加以及温度的升高,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依然很强.粘流活化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剪切速率下,PU的加入使得共混溶液对温度的敏感性下降.
推荐文章
聚乳酸/剑麻复合材料流变性能表征
剑麻
聚乳酸
转矩流变仪
流变性能
长径比
汉麻纤维/聚乳酸混炼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汉麻纤维/聚乳酸
可降解
流变性能
扭矩
表观粘度
交联剂对聚乳酸流变性能及其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
聚乳酸
超临界流体
聚合物加工
交联剂
流变学
泡孔结构
异氰酸酯对聚乳酸/热塑性聚氨酯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异氰酸酯
聚乳酸
热塑性聚氨酯
共混物
反应共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氨酯对聚乳酸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聚乳酸 聚氨酯 共混溶液 剪切速率 流变性能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17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1.4
字数 185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甘厚磊 武汉纺织大学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9 84 5.0 8.0
2 易长海 武汉纺织大学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 122 6.0 10.0
3 左丹英 武汉纺织大学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 89 5.0 7.0
4 陈玉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乳酸
聚氨酯
共混溶液
剪切速率
流变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