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柔嫩艾美耳球虫不同发育时期Etron2基因的转录水平差异,选取E.tenella生活史中的未孢子化卵囊、孢子化卵囊、子孢子、第二代裂殖子,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选择Etactin作为参照基因,Etron2 为目的基因,设计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分析在E.tenella生活史中不同发育阶段Etron2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Etron2在未孢子化卵囊中转录水平最高,然后分别是裂殖子、孢子化卵囊和子孢子.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发育过程中,Etron2基因可能在未孢子化卵囊阶段被转录储备,随着宿主细胞的刺激,得以大量表达,在入侵过程中发挥作用.
推荐文章
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颈部蛋白EtRON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柔嫩艾美耳球虫
棒状体颈部蛋白2
基因克隆
间接血凝检测鸡柔嫩艾美耳球虫血清抗体方法的建立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
间接血凝试验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体内瞬时转染系统的建立
体内瞬时转染系统
柔嫩艾美耳球虫
黄色荧光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柔嫩艾美耳球虫Etron2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转录水平差异的分析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棒状体颈部蛋白2 实时荧光定量PCR 转录水平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4-668
页数 分类号 S852.723
字数 3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祥瑞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126 1418 20.0 33.0
2 吕敏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21 140 6.0 11.0
3 廖申权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7 99 6.0 9.0
4 袁建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5 80 5.0 8.0
5 吴彩艳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3 58 4.0 7.0
6 戚南山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1 66 5.0 7.0
7 孙铭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1 61 5.0 7.0
8 余劲术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6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柔嫩艾美耳球虫
棒状体颈部蛋白2
实时荧光定量PCR
转录水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学报
月刊
0366-6964
11-1985/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82-4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8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