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白垩病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暴发流行,它具有迁徙性、治愈又复发的特点,给我国养蜂业带来极大为害。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该真菌分雌雄两种,进行有性繁殖,雄性菌的藏精器与雌性菌藏卵器相结合,膨大形成球形子囊,子囊里充满孢子,孢子生命力极强,在花粉中能存活1年多,干燥情况下存活15年之久。其抗逆性、繁殖力都很强。该病主要为害封盖前后的大幼虫,使其死亡,并长出白色菌丝,而后变硬干枯,表面呈黑绿色、内呈白色的白垩状硬块,被蜜蜂拖出,巢门、箱底有大量黑豆子状硬物。白垩病最早由德国专家于1911年发现,后发现在部分国家流行。有蜂业界前辈认为土壤中就存在该球囊菌。那么该菌在20世纪90年代前未能致病,而是在90年代才发现致病,是该菌发生了变异还是蜜蜂的抗性退化了呢?也或是该菌从国外流入我国。达尔文进化论说明宇宙间一切生物为了生存、繁衍,都在竞争中发展和进化,微生物世代短,进化就更快。可是世界是在矛盾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中发展的,既然出现了白垩病,我们就应该朝着培育抗白垩病蜂种的方向前进。我国蜂业界的前辈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和药物,在防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我认为蜜蜂的抗病性是主要矛盾,在内因和外因中,内因是矛盾的主导。因此,选育和培育抗病蜂种是解决白垩病的关键所在,如吉林省蜜蜂育种场选育的黑环系、松丹1号、松丹2号等蜂种抗白垩病能力都很强。
推荐文章
蜜蜂白垩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蜜蜂
白垩病
发生特点
防治对策
蜜蜂白垩病的草药防治研究
白垩病
意大利蜜蜂
养蜂生产
中草药防治
孟连县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玉米灰斑病
发生
防治
云南孟连
蜜蜂白垩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蜜蜂白垩病
球囊菌
分离
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谈白垩病的防治
来源期刊 蜜蜂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白垩病 防治 达尔文进化论 蜜蜂球囊菌 抗病蜂种 养蜂业 暴发流行 有性繁殖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病敌害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5
页数 1页 分类号 S895.137
字数 8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垩病
防治
达尔文进化论
蜜蜂球囊菌
抗病蜂种
养蜂业
暴发流行
有性繁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蜜蜂杂志
月刊
1003-9139
53-1061/S
大16开
昆明市盘龙区北辰小区68幢D座《蜜蜂杂志》社
64-4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9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7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