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磁共振影像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确诊的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变节段的X线定位,分别采取血管内栓塞瘘口或半椎板开窗显微手术夹闭瘘口和引流静脉.术后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血管内栓塞瘘口者抗凝治疗;手术夹闭瘘口及引流静脉者针对影像学有无脊髓病变,早期开始综合治疗消除脊髓水肿,配合康复疗法恢复脊髓功能.结果 41例术后运动功能恢复和好转者占92.7%(38/41),无好转者占7.3%(3/41);感觉障碍恢复或好转者占95.1%(39/41).随访3~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无复发,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个体化治疗应当包括手术和手术后综合治疗两部分,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推荐文章
硬脊膜动静脉瘘病人脊髓功能与压疮风险的关系研究
硬脊膜动静脉瘘
脊髓功能
压疮风险
压疮
相关性
8例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分析
硬脊膜动静脉瘘
诊断
脊髓MRI
脊髓血管造影
显微手术处理硬脊膜动静脉瘘
硬脊膜动静脉瘘
显微手术
脊髓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
硬脊膜动静脉瘘
诊断
治疗
临床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硬脊膜动静脉瘘个体化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期刊 北京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栓塞 外科手术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9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15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鸿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162 807 14.0 20.0
2 柳江 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外科 11 56 4.0 7.0
3 王志潮 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外科 18 138 6.0 11.0
4 王建生 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外科 7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5)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硬脊膜动静脉瘘
栓塞
外科手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11-227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2-72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95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