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满足新型透波陶瓷工程应用需要,利用硼酸脱水得到的氧化硼与氮化硅在 1400~1800 ℃原位反应制备 Si–B–O–N 陶瓷。借助 X 射线衍射仪、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Fourier 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 Si–B–O–N 陶瓷物相组成、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硼和氮化硅的原位反应在 1600 ℃以上完成,所得产物为氮化硼和掺杂硼、氮元素的石英玻璃,其体积分数分别为 30%和 70%;原位反应结束后,随温度提高,氮化硼生长速率逐渐加快,晶粒尺寸由纳米级逐渐长大为亚微米级,非晶相中硼、氮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受氮化硼纳米晶强化作用以及非晶相结构影响,在 1700 ℃获得的 Si–B–O–N 陶瓷力学性能较好。
推荐文章
Si-B-C-N-Ti机械合金化陶瓷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
Si-B-C-N-Ti陶瓷
机械合金化
热压烧结
颗粒增强
组织结构
B4C/Al2O3/TiC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
B4C
Al2O3
TiC
热压烧结
微观结构
原位无压烧结制备Si2 N2O-Si3 N4复相陶瓷
原位无压
Si2N2O
Si3N4
复相陶瓷
添加TiCN相对热压烧结Si3N4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
碳氮化钛
氮化硅
热压烧结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对原位反应制备的 Si–B–O–N 陶瓷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硼–氧–氮陶瓷 氮化硅 氧化硼 氮化硼 透波陶瓷 原位反应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陶瓷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5-1270
页数 分类号 TB332
字数 421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纪伟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装甲与反装甲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7 30 3.0 5.0
2 温广武 34 462 12.0 21.0
3 吴赟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装甲与反装甲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 4 1.0 1.0
4 王智慧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装甲与反装甲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11 61 6.0 7.0
5 侯圣英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装甲与反装甲材料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8 35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硼–氧–氮陶瓷
氮化硅
氧化硼
氮化硼
透波陶瓷
原位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