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京剧旦行唱腔,是由男旦创立的声乐体系,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极左时期开始,男旦却被活活封杀。男性演员所成功创造的女性艺术形象,已经不是简单地对现实中女性的模仿,而是饱含着理想内容和艺术美的某一特定的典范的女性形象。京剧男旦式微原因主要在于以行政力量盲目推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理论体系所致,而斯氏理论与东方艺术精神并不符合。中国以京剧昆曲为代表.以梅兰芳体系为其结晶的戏曲理论强调戏剧的虚拟性,男旦完全可以饰演女性,而且因其“补偿心理”动力的推动,嗓音宽亮的优势,使其创造出“间离效果”。
推荐文章
分析声乐表演艺术的美学思维
声乐表演
艺术
美学思维
中国舞蹈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分析
中国舞蹈表演艺术
美学特征
规律分析
在钢琴表演中音乐美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钢琴表演
音乐美学素养
重要作用
现代中华美学精神体系的建构与弘扬浅议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
中华美学精神
中华美学体系
现代美学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每氏表演体系与男旦存在的美学根据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下半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表演体系 男旦 女性艺术形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美学 60年代 女性形象 行政力量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美学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J705
字数 58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592-B.2012.0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演体系
男旦
女性艺术形象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美学
60年代
女性形象
行政力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1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