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利用黄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建立和优化了遗传转化系统.首先构建了由质粒pCNR与△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插入到植物的高效表达载体pCAMBIA2301G.利用在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含有200 μmol L-1乙酰丁香酮)培养5~7 d的下胚轴外植体与农杆菌株LBA4404共培养63~69 h (pCNR),再于芽诱导培养基上培养3个月诱导芽再生.在最佳条件下,平均转化效率约为1.3%.转化植株的GUS分析和PCR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成功导入甘蓝型油菜.Southern杂交表明,这些转化子含有目标基因1~2个拷贝.用气相色谱分析转基因植物种子的脂肪酸,γ-亚麻酸含量达8.2%.
推荐文章
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转化体系初探
甘蓝型黄籽油菜
下胚轴
转化
抗生素
农杆菌
侵染时间
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素与抗氧化酶的关系
甘蓝型油菜
黄籽
色素
抗氧化酶
油菜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的优化
甘蓝型油菜
农杆菌
遗传转化
预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蓝型黄籽油菜自交系转化体系的建立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6-脂肪酸脱饱和酶 转化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5-219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2.0218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型油菜
△6-脂肪酸脱饱和酶
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