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作为“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汶川县因此而闻名于世。弹指一挥4年去,我们重新踏上汶川的土地,看到的已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平坦的大路、敞亮的学校、整洁的园区、灿烂的笑脸……曾经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如今面貌一新,废墟上的新城生机勃然,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有关涅槃的故事。
推荐文章
震后汶川学校建筑重建的调研与思考
汶川地震
学校建筑
隔震
调研
思考
汶川灾后重建的隔震建筑远程实时监测
汶川灾后重建
隔震建筑
远程实时监测
震后建筑废墟地整理模式研究
建筑废墟地
整理模式
震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废墟上的新城——汶川灾后重建建筑印象
来源期刊 广东党风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5.12”汶川大地震 灾后重建 废墟 印象 建筑 地震灾区 汶川县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D63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5.12”汶川大地震
灾后重建
废墟
印象
建筑
地震灾区
汶川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风
月刊
2096-8337
44-1742/D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三横路41号
46-2
出版文献量(篇)
64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