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比较经动脉压力波形分析法(FloTrac系统)与传统经肺动脉导管间断热稀释法(SwanGanz导管技术)监测心排血量(CO)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选择10例行择期非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Ⅱ~Ⅲ级,年龄62~76岁.所有患者均连接FloTrac 传感器(Vigileo监测仪)监测外周动脉血CO(APCO);同时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接Ewards VigilanceTM监护仪监测间断CO(ICO).结果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中在放置肺动脉导管后、第1次容量负荷后开胸前、开胸后、搭前降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搭回旋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搭后降支固定器放置稳定后5 min、近端吻合时、关胸后第2次容量负荷之前及第2次容量负荷之后9个时间点的APCO与ICO之间均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73、0.86、0.78、0.79、0.90、0.80、0.77、0.76,P值分别<0.01、0.05).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结果显示,各时间点APCO与ICO之间的偏差和一致性差异分别为-0.35(±1.08)、-0.21(±1.06)、-0.25(±0.88)、-0.43(±0.98)、-0.47(±0.72)、-0.27(±0.62)、-0.35(±0.94)、-0.26(±0.90)、-0.39(±1.04) L/min,两种监测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FloTrac系统测量的APCO与Swan-Ganz导管技术测量的ICO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推荐文章
24例危重病人行经肺温度稀释法监测的护理
血流动力学监测
经肺温度稀释法
肺动脉热稀释法
护理
脉搏轮廓分析连续心排血量在临床的准确性研究
休克
心排血量
经肺热稀释法
脉搏轮廓分析法
脉搏指示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脉压力波形法和间断热稀释法监测心排血量技术的对照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心排血量 Swan-Ganz导管 监测 脉搏图法 温度稀释法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麻醉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76
页数 分类号 R6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傅舒昆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科 32 208 9.0 13.0
2 于布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 228 1188 16.0 25.0
3 沈伟军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麻醉科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排血量
Swan-Ganz导管
监测
脉搏图法
温度稀释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