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 为获得准确的屈光不正度数,需要对初诊的屈光不正儿童进行充分的睫状肌麻痹验光,但是如何选择睫状肌麻痹剂存在争议. 目的 观察环戊通和阿托品对屈光不正低龄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为研究临床上环戊通是否可以替代阿托品进行部分低龄儿童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的方法,在检查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和配合下,对80例160眼、年龄4~9周岁的屈光不正儿童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先使用质量分数1%硫酸环戊通滴眼液点眼,每5分钟1次,共3次,末次点眼45 min后行验光检查;3d后再使用质量分数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每天点眼3次,连续3d,于第4天复查验光;比较两种药物散瞳后电脑验光、检影验光及残余调节的屈光度值差异.结果 散瞳前和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后的电脑验光值分别为(0.55±3.52)D和(2.22±3.52)D,差值为(1.66±1.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2,P=0.00);应用1%硫酸环戊通滴眼液后电脑验光值为(1.74±3.46)D,与应用1%阿托品后的电脑验光值相比差值为(0.48±0.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8,P=0.00).两种药物散瞳后的电脑验光值之间呈明显的阳性相关(R2=0.98,P=0.00).利用红外线验光仪测量残余调节,1%环戊通滴眼液和1%阿托品凝胶散瞳后测量的残余调节值分别为(0.32±0.44)D和(0.05±0.41)D,差值为(0.27±0.5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0).按屈光类型分为近视组、低中度远视组和高度远视组,两种药物散瞳后电脑验光的差值近视组为(0.31±0.37)D,低中度远视组为(0.56±0.48)D,高度远视组为(0.59±0.50)D;近视组明显低于低中度远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0).4~6岁组两种药物散瞳后电脑验光的差值为(0.61±0.53)D,7~9岁组差值为(0.49±0.39)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23).因“调节”隐藏的屈光度值与两种药物散瞳后电脑验光的差值呈弱相关(r=0.43,P=0.00). 结论 1%硫酸环戊通滴眼液点眼和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对低龄儿童均能起到使调节放松的作用,两种药物的差值主要表现在远视儿童中.因此临床上对于远视儿童的散瞳验光最好应用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推荐文章
环戊通与阿托品用于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的比较研究
环戊通
阿托品
睫状肌麻痹剂
验光
盐酸环喷托酯和阿托品对远视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的比较
盐酸环喷托酯
阿托品
睫状肌麻痹
远视
儿童
阿托品和赛飞杰散瞳对睫状肌麻痹效果的比较
阿托品
环喷托酯
睫状肌
屈光
赛飞杰
阿托品凝胶、盐酸环喷托酯和复方托吡卡胺睫状肌麻痹效果比较
近视
睫状肌麻痹验光
小瞳复光
等效球镜
配镜处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戊通与阿托品睫状肌麻痹效果的差异性评价
来源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验光 环戊通 阿托品 睫状肌麻痹 残余调节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357
页数 分类号 R4
字数 56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12.04.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帆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 164 1719 19.0 33.0
2 张芳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 15 146 9.0 11.0
3 刘新婷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 1 1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38)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验光
环戊通
阿托品
睫状肌麻痹
残余调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月刊
2095-0160
11-5989/R
大16开
郑州市纬五路7号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省立眼科医院院内
36-1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1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289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