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矛盾最为复杂、尖锐的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而展开,特别是以艾思奇和叶青的论战最为典型。艾、叶之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学理性与政治性、民族性与国际性兼容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经验启示。
推荐文章
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动力
排除干扰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管窥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逻辑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逻辑
理论的力量: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国化
艾思奇
理论贡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日战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艾思奇与叶青论战为例
来源期刊 福建党史月刊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艾思奇 叶青
年,卷(期) 2012,(12) 所属期刊栏目 喜迎党的十八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2
页数 4页 分类号 D61
字数 62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254.2012.1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兰夕雨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9 1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艾思奇
叶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党史月刊
月刊
1006-2254
35-1046/D
大16开
福州市华林路省委大院95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0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1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