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水溶液还原法用抗坏血酸还原Cu2+制备纳米铜颗粒,并研究溶液pH和Cu2O平均粒径对纳米铜颗粒制备的影响.在溶液pH值为3、5和7时,可制得铜颗粒,并且在pH=7时制得的铜颗粒粒径最小.在溶液pH为9和11时无法制得铜颗粒.Cu2O的平均粒径能影响铜粉的粒径.Cu2O的平均粒径越大,得到的铜颗粒越大.通过对反应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收集的样品进行XRD分析,可探索出反应的进程.在反应过程中,Cu(OH)2首先作为前驱体出现,然后被还原为Cu2O,最后被还原为铜颗粒.
推荐文章
化学还原法制备银纳米颗粒
纳米颗粒
化学还原法
化学还原法制备Ag-Pd纳米合金颗粒
Ag-Pd纳米合金
催化剂
化学还原法
化学还原法制备金属镍纳米颗粒
水合肼
化学还原法
反应机理
均相还原法制备铜纳米粒子
均相还原
铜纳米粒子
反应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过水溶液还原法用抗坏血酸制备纳米铜颗粒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纳米铜颗粒 水溶液还原法 抗坏血酸 中间产物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98-220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71字 语种 英文
DOI 10.1016/S1003-6326(11)61449-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铜颗粒
水溶液还原法
抗坏血酸
中间产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月刊
1003-6326
43-1239/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1991
eng
出版文献量(篇)
8260
总下载数(次)
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