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紫萁贯众为紫萁科(Osmundaceae)紫萁属植物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带叶柄残基的根茎.本文采用溶剂法及各种色谱方法从紫萁贯众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7,9,11-四羟基-3-甲基-5,6-二氢-萘骈蒽醌(1),(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2),原儿茶酸(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和二十六烷酸(6).化合物1为首次从植物界中得到,化合物2、3和6均为首次从紫萁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推荐文章
紫萁贯众化学成分研究Ⅱ
紫萁属
中药化学
新化合物
色谱法
绵马贯众的鉴定、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绵马贯众
鉴别测定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蛾眉蕨贯众的化学成分研究
峨眉蕨
贯众
化学成分
绵马贯众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绵马贯众
化学成分
抗疟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萁贯众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紫萁贯众 紫萁属 化学成分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4-1216,12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28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64 580 14.0 23.0
2 朱晓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96 1377 20.0 32.0
3 杨岚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42 414 14.0 19.0
4 王满元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60 344 9.0 15.0
5 厉博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5 4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萁贯众
紫萁属
化学成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月刊
1001-6880
51-1335/Q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62-107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04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