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二氧化钛纳米管是一种有前景的储氢材料,因此,在本文中通过卷曲锐钛矿单分子层,获得锯齿型( Zigzag)和手性型(Chiral)二氧化钛纳米管结构.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Molecular dynamics)研究了氢分子分别在锯齿型和手性型二氧化钛纳米管和碳纳米管中的分布情况,并计算其储氢能力.结果表明,与碳纳米管一样,锯齿型和手性型二氧化钛纳米管存在管间储氢和管内储氢情况,并且氢分子在管间和管内的分布与二氧化钛纳米管内、外两侧的氧原子相关.Lennard-Jones势能模型表明:氢分子向纳米管内部和管间隙处的低能处聚集,形成氢分子环结构.储氢量计算结果表明,虽然锯齿型和手性型二氧化钛纳米管储存的氢分子数目较多,但由于系统重量较大,储氢量较低,低于美国能源部6%的商业标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而碳纳米管储氢量接近这一标准.
推荐文章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改性及应用
粉体技术
纳米材料
制备
改性
复合材料
二氧化钛/碳纳米管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二氧化钛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载纳米银二氧化钛纳米管抑菌能力研究
纳米管
纳米结构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黏附
纳米二氧化钛强化的相变储能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相变
再生能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钛纳米管储氢能力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储氢 分子动力学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9-313
页数 分类号 TB321
字数 32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2.0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佳佳 3 17 2.0 3.0
3 杨维虎 7 25 3.0 5.0
5 刘鹏 35 143 7.0 10.0
13 奚兴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钛纳米管
储氢
分子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