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贝青乔采写于东征之役的大型组诗《咄咄吟》,以客观公正的实录精神,用事实说话的态度,驾驭战争全局的眼光,精练生动的人物特写,详细而全面地纪录了东征之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咄咄吟》作为脱胎于我国古典文学而处于孕育状态的新闻文体,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写作仍具有启发意义.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入侵我国.英军自粤沿海向东,继而北上,攻陷福建厦门、浙江定海、镇海、宁波.清政府急令奕经为扬威将军,统兵东征,赴浙剿防.奕经途经苏州时开营纳士,年轻的贝青乔投笔从戎,"随至浙中,始命入宁波城侦探敌情,继命监造火器,寻以带领乡勇派赴前敌,终命帮办文案,人核销局,查造兵勇粮饷清册".故对于东征"内外机密,十能言其七八".他这段战士兼师爷传奇般的经历,使他能够将东征前后经过,及时详细地记录下来,集结成大型组诗《咄咄吟》.《咄咄吟》可以说是关于鸦片战争东征之役最权威的战地报道.国学大师钱仲联赞之日:"军中《咄咄吟》,天挺此特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