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FA阈值对MR弥散张量胼胝体纤维束重建的影响,并寻求最佳阈值.方法 20名健康成年人,男10例,女10例,分别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对DTI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调节不同FA阈值进行胼胝体纤维束重建,获得FDi和FA等参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0.05~0.40间,每0.05取一个值作为FA阈值:FA阈值取0.05与0.1、0.3和0.35以及0.35和0.40时测得的FDi值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组之间FDi值均有统计学差异;②在0.10~0.30之间每0.01取一个值作为FA阈值:每组FA阈值下测得的FDi值均与相邻若干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一无差别组数较多的主要集中在0.16~0.24之间,其中以0.20时达到高峰;③不同FA阈值下测得的FDi值与FA值存在线性相关(r=-0.918).结论 ①正常胼胝体纤维束成像时,FA阈值小于0.1或大于0.3时,纤维追踪将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而0.16~0.24为正常胼胝体纤维追踪的适合阈值,其中0.20可能为最佳阈值;②FDi值是DTT的一个重要参数,与FA值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推荐文章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正常成年人胼胝体性别差异的初步研究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胼胝体
部分各向异性值
性别差异
帕金森病脑白质改变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帕金森病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TBSS
各向异性分数
磁共振弥散张量在脑振荡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脑振荡,部分各向异性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质量控制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FA阈值对磁共振弥散张量胼胝体纤维束重建的影响
来源期刊 医学影像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胼胝体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FA阈值 FDi值 磁共振成像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5-12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5.2|R322.8
字数 5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东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17 38 3.0 5.0
2 童永秀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 2 16 2.0 2.0
3 邹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24 6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胼胝体
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
FA阈值
FDi值
磁共振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影像学杂志
月刊
1006-9011
37-1426/R
大16开
济南市经四纬九路37号
24-134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2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603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