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早白垩纪,由于燕山运动,在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二连区形成了众多的断陷盆地.这些盆地的形成含煤岩系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这些断陷盆地走向近东西.主要发育有白垩系的大磨拐河组含煤建造.由于盆地基底不平,形态千差万别致使该地层非全区发育.沉积环境从浅部的冲积、洪积相过渡到沼泽相、浅水湖相,在水深适中,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交互沉积了煤层,砂岩、砂砾岩等为主的大磨拐河组含煤段.古构造对沉积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因而对煤层的形成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研究盆地古构造形态对进一步勘查煤层的赋存范围及制定各种技术指标都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广东三水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三水盆地
白垩纪
构造层序
层序岩相古地理
演化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原始面貌与古地理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纪-白垩纪
原型盆地
沉积体系
古地理演化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群和古环境研究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白垩系
古生物群
古环境
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与铀成矿关系
巴彦乌拉铀矿床
水文地质条件
铀矿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连盆地群乌兰呼都格盆地白垩纪煤层与古地理关系浅析
来源期刊 西部资源 学科
关键词 二连盆地群 乌兰呼都格盆地 古地理 煤层 沉积旋回 含煤性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天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0-1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晓东 26 30 3.0 4.0
2 田晓红 2 2 1.0 1.0
3 马云平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连盆地群
乌兰呼都格盆地
古地理
煤层
沉积旋回
含煤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资源
双月刊
1672-562X
15-1331/P
16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