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脊柱侧弯后路矫形的效果.方法 对9例脊柱侧弯患者(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7例,先天性脊柱侧弯2例)行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术前Cobbs角48°~68°;矢状面上胸段(T4~11)后凸9°~17°,胸腰段(T11~L1)前凸3°~7°,腰段(L1~5)前凸19°~23°.结果 无死亡、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未发生术中骨折及脊膜、胸膜损伤.手术时间120~180 min;出血量300~800 ml.术后Cobbs角20°~30°,矫正率为63%.9例均获随访,时间20~30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额状面或矢状面失偿.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矫形效果明显、有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的优点,可取得满意的矫形及固定效果.
推荐文章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脊柱侧弯
探讨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效果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脊柱侧弯
临床效果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临床疗效分析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
退变性脊柱侧弯
疗效
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手术
椎弓根螺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脊柱侧弯
来源期刊 临床骨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脊柱侧凸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1-482,486
页数 分类号 R682.3|R687.3
字数 18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立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骨科 16 94 6.0 9.0
2 胡靖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骨科 9 32 3.0 5.0
3 汪建军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骨科 5 18 3.0 4.0
4 陈义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骨科 7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脊柱侧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骨科杂志
双月刊
1008-0287
34-1166/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147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7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