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大气电场和雷电地闪磁场探测的原理和意义,采用平板天线接收大气电场信号、正交环形天线接收雷电脉冲磁场信号,设计的自动增益放大电路扩大了输入雷电信号的动态范围,设计的线性相位的低通滤波器滤除云闪等干扰成分,并基于FPGA平台实现了两路磁场和一路电场信号的波形采集和存储,完成了雷击强度、雷电极性、波头到达时间、回击次数及回击强度、方位角等雷电特征量的提取,实现了在探测站硬盘上存储雷电特征量和波形数据,最后给出雷电地闪探测单元主要设计指标.
推荐文章
8×8单元CsI(Tl)探测阵列研制
能量分辨
脉冲形状甄别
带电粒子
粒子鉴别
雷电地闪的初步分析
地闪
雷电电磁场
一种雷电探测的红外光学辅助探测电路
雷电
电磁场强度
雷电探测仪
红外光
液闪探测器的几种 n/γ甄别方法研究
液闪探测器
n/γ甄别
数字化采集
M PD-4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电地闪探测单元的研制
来源期刊 电测与仪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雷电探测 正交环天线 FPGA 雷电特征量提取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电力与电子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
页数 分类号 TM862
字数 2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390.2012.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开成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1 861 15.0 26.0
2 张明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79 753 16.0 24.0
3 李沁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62 4.0 7.0
4 何顺帆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 51 4.0 4.0
5 陈晓静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5 3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电探测
正交环天线
FPGA
雷电特征量提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测与仪表
半月刊
1001-1390
23-1202/TH
大16开
哈尔滨市松北区创新路2000号
14-43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8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53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