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肿瘤性发热是指由肿瘤本身所引起的发热,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的致热原有关,也可能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有关.肿瘤性发热的诊断实际上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即对发热的患者进行详尽的评估,如病史以及必要的理化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的发热后,才考虑诊断为肿瘤性发热.非甾体抗炎药如萘普生有助于区别肿瘤性发热和非肿瘤性发热.一旦确诊为肿瘤性发热,包括手术、化疗在内的抗肿瘤治疗手段均有助于控制肿瘤性发热,萘普生及其他的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控制肿瘤性发热,有效率为82%~90%,若长期使用,可出现胃炎以及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推荐文章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型肿瘤性发热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补中益气汤
气虚发热
肿瘤性发热
疗效分析
肾脏小肿瘤诊治进展
肾小肿瘤
保留肾单位治疗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
消融治疗
外感发热的分类诊治
外感发热
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胰腺囊性肿瘤
浆液性囊性肿瘤
粘液性囊性肿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肿瘤性发热的诊治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肿瘤临床 学科
关键词 肿瘤性发热 萘普生 非甾体抗炎药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357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20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2.06.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92)
二级引证文献  (77)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8(1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肿瘤性发热
萘普生
非甾体抗炎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肿瘤临床
半月刊
1000-8179
12-1099/R
大16开
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天津肿瘤医院内
6-18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48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633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