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在东西走向的茶行中分别间作玉米、大豆、玉米+大豆以及覆盖遮阴对新建茶园生态环境、茶籽萌发、茶苗生长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行东西走向以间作大豆的效果最好.间作大豆的茶园温度可降低3.1~3.6℃,光照强度降低86.4%~90.4%,日均相对湿度增加10.6%,土壤含水量增加13.0%,日均光合速率为对照的2.7倍,茶苗成活率、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分别增加32.3%、60.5%、33.1%、218.9%.(2)与覆盖遮阴相比,间作更能提高茶园的空气湿度.
推荐文章
铜仁市幼龄茶园不同间作模式研究
铜仁市
幼龄茶园
间作模式
平原农区果农间作种植模式研究
果农间作
品种选择
种植模式
匍匐修剪
经济效益
山东新建茶园间作花生与春玉米的效应比较
茶园
间作
春玉米
花生
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建茶园不同间作模式及覆盖遮阴效应比较研究——种植模式Ⅰ:茶行东西走向
来源期刊 山东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茶树 种植模式 间作 遮阴 效应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6
页数 分类号 S571.104.7
字数 32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942.2012.05.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树
种植模式
间作
遮阴
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农业科学
月刊
1001-4942
37-1148/S
大16开
济南市工业北路202号
24-2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4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8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