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双向电泳技术,观察针刺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前后肾脏组织双向电泳图谱的变化.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非经非穴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非经非穴组每日针刺非穴点,针刺组每日电针双侧“太溪”穴,空白组大鼠在相同时间只予固定,不予针刺.1周后取出各组大鼠肾脏组织,提取肾脏组织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比较分析各组肾脏组织双向电泳图谱的变化.结果:空白组和非经非穴组肾脏蛋白质未发现差异蛋白点;针刺组较空白组肾脏蛋白质显示9个3倍以上上调差异蛋白点,未发现下调蛋白质.结论:初步建立了大鼠肾脏组织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技术方法;针刺组大鼠蛋白质与空白组、非经非穴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点的发现为下一步进行质谱分析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肺腺癌SPC-A1细胞双向电泳图谱的优化
双向电泳
蛋白组学
差异表达
核酸蛋白电泳图谱的拍摄技术
电泳图谱
滤色镜
提高反差
局部高温显影
近摄镜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针刺“太溪”穴对肾脏组织双向电泳图谱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太溪 肾脏 双向电泳 经穴-脏腑相关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21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成泽东 98 547 13.0 19.0
2 陈以国 185 936 17.0 23.0
3 张小卿 104 298 10.0 14.0
4 李春日 58 311 10.0 16.0
5 郑杰 7 34 3.0 5.0
6 张志星 37 66 5.0 7.0
7 宋媛媛 6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溪
肾脏
双向电泳
经穴-脏腑相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673-842X
21-154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8-17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7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184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