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慢性咽炎属中医学慢喉痹范畴.笔者对慢性咽炎常从肝脾入手,临床上每取桴鼓之效,体会如下. 1病因病机 慢性咽炎发病主要责之于肝脾二脏,据《灵枢·经脉》所载,足太阴脾经"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任何一经经气不利,都能影响咽部.肝主疏泄,喜调达而恶抑郁,肝失疏泄,肝气循经上扰咽喉,肝郁乘脾,脾失运化,脾气失于输布,咽喉失养则发病,正如《素问·诊要经终论》称:"厥阴终者,中热嗌干",指出情志精神的变化导致肝的疏泄失常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滞血瘀,阻郁局部,乃见滤泡增生,血瘀气滞,经气不利,咽部觉异物哽塞感.脾胃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输布全身各组织器官,包括对咽部的濡养,如脾虚胃弱,津液不能上承咽喉,咽都脉络失养而为病,脾气虚弱,失于运化,津液内停为痰饮,滞于咽部,与瘀血交结难解,滞于咽喉.综上,气滞或气虚,致使血行不畅,津液失布,痰饮与血瘀交结难解,痰瘀结于局部为慢性咽炎的基本病机,在急性发作过程中,可兼夹外邪.
推荐文章
李吉彦从肺肝脾论治痤疮经验
痤疮
粉刺
皮肤病
同病异治
肺肝脾
李吉彦
从肝肾脾心论治慢性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
附骨疽
阴疽
骨痈疽
脏腑
慢性肾病从肝论治浅析
慢性肾病
肝肾同源
从肝论治
从心脾论治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慢性心力衰竭
病机
心脾同治
心气亏虚
痰瘀水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肝脾论治慢性咽炎体会
来源期刊 新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咽炎 中医疗法 脏腑辨证 从肝脾论治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感悟杂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
页数 1页 分类号 R766.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颖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17 46 4.0 6.0
2 王维亮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11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咽炎
中医疗法
脏腑辨证
从肝脾论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中医
半月刊
0256-7415
44-1231/R
大16开
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46-38
196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72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