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某水电站坝肩沙卵砾石层工程地质特性和水文地质特点,通过现场及室内试验资料初步确定坝肩渗透变形类型及允许坡降.基于Visual MODFLOW三维渗流软件,模拟坝址区绕坝渗流的三维渗流场,获得建坝蓄水后无防渗墙、设置防渗墙条件下的渗漏量及渗透坡降,分析坝肩渗透稳定性.结果表明:设置防渗墙后,地下水位等值线在防渗墙附近较密集,防渗墙内地下水渗透坡降较大,水头损失较大,防渗效果明显;与不设置防渗墙相比,减少渗漏量约84%,防渗墙起到了明显阻水防渗作用.
推荐文章
某水电站右坝肩卸荷岩体绕坝渗流分析研究
水电站
坝肩稳定
渗流
数值分析
某水电站溢洪道开挖边坡渗流场变化规律及稳定性研究
开挖边坡
库水位
渗流分析
稳定性分析
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稳定性分析
堆积体
某水电站左岸近坝堆积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堆积体
成因机制
发育特征
稳定性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某水电站绕坝渗流及渗透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人民黄河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绕坝渗流 渗透特性 Visual MODFLOW软件 水文地质模型 渗漏量
年,卷(期) 2012,(10) 所属期刊栏目 水利水电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223.6
字数 3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2.10.0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光明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14 1505 19.0 35.0
2 周伟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77 536 12.0 20.0
3 马宇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3 3.0 4.0
4 冯瑞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5 2.0 3.0
5 张志渊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绕坝渗流
渗透特性
Visual MODFLOW软件
水文地质模型
渗漏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黄河
月刊
1000-1379
41-1128/TV
大16开
郑州市金水路11号《人民黄河》杂志社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08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