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是父母拯救孩子,还是孩子拯救父母?光从物质上看,是前者,因为离开父母的照料,孩子一定不能生存。但从精神上看,后者可能更经常发生。敏锐的心理学家,或者敏感的父母都会知道,每一个生于不幸家庭的孩子,都试图做过拯救者,想拯救爸爸妈妈糟糕的关系,想拯救脆弱的悲观的爸爸妈妈,
推荐文章
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学习
合作
学生
关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班主任
人格魅力
沟通
保持一颗浪漫的心,回归语文教育的文学性
语文教育
文学性
文学素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每个孩子都有过一颗伟大的心
来源期刊 家庭之友:爱侣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父母 拯救者 家庭 心理学家 物质上 生存 悲观 精神 敏感期 发生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59
页数 1页 分类号 G7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父母
拯救者
家庭
心理学家
物质上
生存
悲观
精神
敏感期
发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家庭之友(爱侣)
月刊
1004-8472
61-1243/C
16开
西安市666号信箱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4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