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介绍了目前流行的下肢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比较了不同影像诊断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提供了帮助.首先,下肢动脉的超声检查是最经济、简便、无创且重复性好的检查方法,以血管造影为标准,敏感性、特异性可以达到90%以上,但诊断多处狭窄的下游狭窄的准确性较低,另外,深部血管显示仍不够清晰,不能穿透血管壁钙化,检查质量严重依赖操作者经验等.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目前公认的检查下肢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它们是有创检查,同时需要使用大量造影剂,从而增加了患者的风险,普通DSA对无法一次获得完整的下肢动脉图像,只有步进DSA能一次性获得直观连续的动态血管及血流图像.CT血管造影(CTA)是新兴的无创伤血管影像技术,以DSA为标准,CTA检查结果按狭窄程度精确分级,总符合率>90%,有望成为血管外科领域最为实用的检查方法.但CTA也需要造影剂且对远端细小动脉的狭窄诊断准确性较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颇具潜力的无创血管成像技术,以DSA为标准,MRA检查有很高的符合率,但仍存在局限性,如扫描时间长,不加对比剂的普通MRA准确性较低,容易夸大或掩盖血管狭窄程度.血管腔内超声技术尚属研究和初步应用阶段,对病变显示较DSA更全面、更准确,弥补了DSA因不能显示血管壁及投照角度限制所造成的误诊,但血管腔内超声(IVUS)是有创检查且对残余管径极小的狭窄无法使用.
推荐文章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糖尿病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
影像学诊断
颅外颈动脉狭窄影像学研究进展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
螺旋CT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静脉血栓形成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放射性核素显像
超声检查,多普勒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
肾移植
肾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肢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综述)
来源期刊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学科
关键词 下肢动脉 狭窄 影像学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迎红 5 19 2.0 4.0
2 吴荣秀 20 213 10.0 14.0
3 于德林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下肢动脉
狭窄
影像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双月刊
1003-5052
12-1170/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昆明路148号
6-12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3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111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