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选自2008年2月~2012年2月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同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做切口内置管负压引流术;对照组在传统切口缝合后,给予抗厌氧菌和大肠杆菌的药物冲洗切口,并放置胶片引流条.结果:术后3d内定时检查患者切口情况,并于术后第7日拆线.观察组有1例(占1%)符合切口感染评价标准,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有12例(占15%)符合切口感染评价标准,出现切口感染,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表明,2008年2月~2012年2月这四年间100例急性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伴局限性腹膜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降至1%.结论:切口内置管负压引流预防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且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预防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措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切口内置管负压引流预防穿孔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切口内置管负压引流 穿孔性阑尾炎手术 术后切口感染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50
页数 分类号 R656.8
字数 300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三改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切口内置管负压引流
穿孔性阑尾炎手术
术后切口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下旬刊)
月刊
1672-3783
43-1386/R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