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1年6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改革意见》中提出的推进付费方式改革的任务目标是:逐步形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支付制度,探索总额预付,结合门诊统筹的开展探索按人头付费,结合住院门诊大病的保障探索按病种付费 从国际经验看,医保支付方式经历了从后付制向预付制发展,总额预付是医保预付制中的一种,它是支付方与服务提供方协商确定某一阶段(一年或一季度)的预算总额,在支付费用时,不论供方实际发生的费用是多少,都以这个预算数作为支付的最高限度,对费用支付实行强制控制,同时,明确供方对保险范围内的所有患者必须提供规定标准的医疗服务.如果说传统的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是由医保机构承担全部费用风险的话,那么,预付制中的总额预付就是另一个极端,是由医院和医生承担几乎所有的医疗费用负担风险. 一般来看,总额预付总的作用是费用结算简便,促使医疗机构自觉参与成本控制,有利于医疗费用的宏观控制,降低管理成本.但是,总额预付预算的标准难以确定,预算过高,将会导致医疗服务供给不合理增长;预算过低,会侵害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的利益.同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医疗服务提供方不合理地减少医疗服务,盲目节约成本,推诿重病患者,抑制需方的的合理医疗需求,阻碍医疗服务技术的发展,影响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导致服务数量和质量下降.
推荐文章
我国医疗费用总额预付制改革研究综述
医疗保险
总额预付
综述
总额预付制中三方利益关系探究
总额预付
医疗费用
支付方式
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对医院的影响及对策
医疗保险
总额预付
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改革
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在医保总额预付制改革中面临的管理挑战
社区卫生服务
保险
总额预付制
组织和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上海实践看总额预付制中的矛盾
来源期刊 中国卫生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新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苏云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47 383 11.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卫生
月刊
1009-1424
11-3708/D
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外小街甲6号
2-78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5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2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