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编辑部:20世纪40年代中至5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牧区民主改革中,探索和完善并实施了“三不两利”政策,即:“牧场公有、放牧自由”、“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这一政策的提出、制定和实施,不仅对内蒙古牧区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也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普遍推广,从而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及时指导全国少数民族牧区成功进行民主改革树立了典范,建立了不朽的丰碑。
推荐文章
提升革命纪念馆讲解水平的思考
革命纪念馆
讲解工作
语言艺术性
情感传递
个性化服务
红色纪念馆陈列展示的设计探究
红色纪念馆
陈列展示
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乌兰毛都应建牧区民主改革纪念馆
来源期刊 中国老区建设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民主改革 少数民族自治区 纪念馆 50年代 40年代 20世纪 中共中央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
页数 1页 分类号 F326.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蒙古牧区
民主改革
少数民族自治区
纪念馆
50年代
40年代
20世纪
中共中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老区建设
月刊
1005-1856
11-4832/N
16开
北京市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16信箱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0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