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药在其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刺蒺藜具有疏肝解郁、补肾利尿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对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 蒺藜的来源、分布与其化学成分 刺蒺藜又称白蒺藜、硬蒺藜,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一年生草本,生于荒丘、田边及田间.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药材为刺蒺藜坚硬干燥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地[1].主要有效成分包括哈尔满、哈尔明、哈尔醇3种生物碱,延龄草苷、薯蓣素、原薯蓣苷、薯蓣皂苷元等皂苷,槲皮素,β-谷甾醇等[2-4].
推荐文章
前列舒痛胶囊对大鼠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
前列舒痛胶囊
前列腺炎
炎细胞浸润
微循环
电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例
电化学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安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前列安方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药
口服
坐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刺蒺藜治疗前列腺炎作用的探讨
来源期刊 新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前列腺炎 剌蒺藜 文献研究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感悟杂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1-2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9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中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列腺炎
剌蒺藜
文献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中医
半月刊
0256-7415
44-1231/R
大16开
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46-38
196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9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072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