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左室扭转运动的特点及规律性.方法 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1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结果分成心肌梗死组(60例)、心肌缺血组(31例)及对照组(26例),常规超声测量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LVDs,LVDd)、容积(LVVESV,LVEDV)及射血分数(LVEF),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后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及Tei指数,运用STI技术分析左室二尖瓣水平与心尖水平旋转运动、整体扭转运动,测定旋转角度/率、扭转角度/率.结果 与心肌缺血组及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LVDd、LVDs、LVEDV、LVESV及Tei指数均增大,LVEF及S'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及心肌缺血组左室心尖水平旋转角度/率、二尖瓣水平旋转率、扭转角度/率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心肌梗死组减低更为显著(P<0.01).左室整体的扭转角度与LVEF呈较强的正相关(r=0.618,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左室整体的扭转运动受损越明显,以心肌梗死组减低更为显著.应用STI评价左室的扭转运动与常规超声参数相比较,能更好地反映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运动.
推荐文章
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左室功能
冠状动脉狭窄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脉冲
二尖瓣
心室功能,左
斑点追踪成像在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左室心肌纵向应变研究中的应用
斑点追踪成像
纵向应变
冠状动脉狭窄
左室心肌
纵向应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左室扭转运动
来源期刊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扭转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8
页数 分类号 R543.32
字数 35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978.2012.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翠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与介入诊断研究所 15 84 5.0 8.0
2 林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与介入诊断研究所 41 262 9.0 13.0
3 姚凤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与介入诊断研究所 15 86 6.0 9.0
4 范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与介入诊断研究所 8 45 4.0 6.0
5 陆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中山大学超声与介入诊断研究所 11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点追踪成像
冠状动脉疾病
扭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8-6978
50-1116/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
78-116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2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8973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