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制备了基于三(8-羟基喹啉)铝(tr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Ⅲ),Alq3)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并在不同偏压下测量了器件的室温磁电导效应.在小偏压下,发光器件展示出明显的负磁电导效应.偏压增加后,磁电导由负值变为正值,出现了正负转变的现象.N,N′-二苯基-N,N′-(1-萘基)-1,1′-联苯-4,4′-二胺(N,N′-Di(naphthalen-1-yl)-N,N′diphenyl-benzidine,NPB)与铜酞菁(Copper phthalocyanine,CuPc)单极器件磁电导的测量结果表明,发光器件在小偏压下的负磁电导效应来源于器件中的CuPc层.双极电流的磁电导效应可用电子-空穴对模型进行解释,而单极电流的磁电导效应可归因于器件中的极化子-双极化子转变.在注入电流的变化过程中,发光器件的正负磁电导转变是两种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
推荐文章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及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和设计
稀土
有机配合物
电致发光
器件结构
载流子传输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热传导
热阻模型
温度分布
有机发光器件(OLED)界面研究进展
有机发光器件
界面结构
发光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最新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
结构
发光原理
全色
柔性显示
稀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机发光器件的磁电导效应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磁电导 双极化子 电子-空穴对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5-460
页数 分类号 TN38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林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4 41 4.0 5.0
2 张勇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7 136 7.0 10.0
3 刘亚莉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 2 1.0 1.0
4 焦威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 2 1.0 1.0
5 熊祖洪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60 9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发光二极管
磁电导
双极化子
电子-空穴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law.ddvip.com/law/2006-09/11584979384040.html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