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机械化收获是事关中国甘蔗产业水平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丽农机农艺融合是加速机械化收获推广应用的关键.采用国际主流甘蔗联合收割机Austoft7000型对5个甘蔗品种的机收田间损失率和夹杂物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粤糖55和福农39是当地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福农15蔗茎组织较松脆,机收不宜过高速行驶,以免蔗茎在收割机通道内挤压破损,造成田间损失增加,在此原则基础上,调大排杂风量可有效减少夹杂物.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产能类型区分、熟期安排和机械作业面一致性的机收品种布局原则.
推荐文章
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分析
收获机械化
问题
解决方案
油菜机械化收获对品种特性的需求
油菜
机械化收获
品种培育
品种特性
适于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
机械化收获
新品种选育
效益
限制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甘蔗品种的机械化收获损失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蔗 机械化收获 农机农艺融合 品种 损失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作物营养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0-1592
页数 分类号 S566.103
字数 32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2.09.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华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29 479 12.0 21.0
2 林兆里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13 121 6.0 10.0
3 罗俊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18 465 11.0 18.0
4 苏俊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24 152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蔗
机械化收获
农机农艺融合
品种
损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作物学报
月刊
1000-2561
46-1019/S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4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6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2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