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引起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确定其型别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标本,用Real-time RT-PCR、巢式RT-PCR方法对其部分VPI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确定其病原谱构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共收集2 067例疑似手足口病病例标本,其中实验室确诊肠道病毒阳性1 113份,包括EV71、CoxA16、CoxA6、CoxA10、CoxA9、HEV96、埃可病毒和柯萨奇B组等15种肠道病毒,其中EV71、CoxA16和CoxA6是主要病原体,分别占32.6%、39.2%和18.5%;死亡病例3例,全部由EV71引起;重症病例9例,6例由EV71引起,3例由CoxA6引起.VP1基因构建进化树分型发现,广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体属于HEV-A (97.2%)、HEV-B(2.5%)、HEV-C(0.3%)3个型别,未发现HEV-D型毒株.结论 广州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主要由HEV-A型的EV71、CoxA16和CoxA6病毒引起,同时还存在HEV-B型和HEV-C型的CoxA9、EC、CoxB、CoxA24多种病毒.
推荐文章
2011年眉山市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手足口病
实时荧光RT-PCR
病毒核酸检测
广州市9482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型
妇幼保健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病原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谱 系统发育树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硕博专栏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616,638
页数 分类号 R51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忠道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171 835 14.0 21.0
2 和鹏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3 37 3.0 3.0
3 狄飚 70 659 13.0 22.0
4 陈纯 34 408 13.0 19.0
5 谢华萍 23 292 11.0 16.0
6 耿进妹 14 162 8.0 12.0
7 吴继彬 7 71 4.0 7.0
8 李嘉琪 1 2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31)
二级引证文献  (21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5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6(5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7(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8(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9(2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足口病
病原谱
系统发育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医学杂志
月刊
1672-3619
44-150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医学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32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