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通过构造一函数,推导出二元恒再沸比提馏式间歇精馏,在理想操作条件下,理论板数趋向无穷多时,瞬时恒浓区变化方式可由此函数值(>0或<0)来判断,完善了二元恒再沸比提馏式间歇精馏最小再沸比计算方法.推导出二元恒残液组成提馏式间歇精馏,在理想操作条件下的最小汽化总量的计算公式.通过对理论板数趋向无穷多时的能耗分析得到,二元提馏式间歇精馏,要求残液中重组分的收率和平均浓度均高时,相对于恒残液组成操作,采用恒再沸比操作能耗较高,其主要原因是低效总能耗(理论板数趋向无穷多时,直接表现为无效总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比例较大.
推荐文章
二元提馏式间歇精馏的优化操作与最小汽化总量
提馏式间歇精馏
优化操作
汽化总量
模拟
能耗
恒回流比间歇精馏的最小回流比计算及其能耗分析
间歇精馏
恒回流比
最小回流比
能耗
二元混合物
硝基苯精馏再沸器爆炸事故分析
硝基苯
再沸器
爆炸
事故分析
三元均相恒沸精馏多定态分析
均相
恒沸精馏
多定态
三元物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恒再沸比提馏式间歇精馏的最小再沸流比与能耗分析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提馏式间歇精馏 恒再沸比 最小再沸比 能耗分析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分离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6-2112
页数 分类号 TQ0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8-1157.2012.07.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存文 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0 721 14.0 20.0
2 王为国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67 289 8.0 11.0
3 吴元欣 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6 776 14.0 21.0
4 曾真 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8 54 5.0 6.0
5 覃远航 武汉工程大学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36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提馏式间歇精馏
恒再沸比
最小再沸比
能耗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