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野外现场研究工作将触及更多的野生动物,研究足迹将深入人类罕至的地区.这一行为大大增加了人兽共患病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完善野生动物研究工作中人兽共患病的监测机制,有利于控制动物间疾病和疫情向人间蔓延.方法 采集6只成年野生藏羚羊血液进行鼠疫、布鲁氏菌、包虫病细粒棘球蚴血清学检测,采集脏器进行炭疽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检测鼠疫、炭疽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验、细菌学培养均为阴性;包虫病细粒棘球蚴检测2只血清呈阳性(1∶8),阳性率为33%.结论 此次研究工作中的疾病监测保证了《藏羚羊基因组的研究》课题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为保护国家级保护动物、开展人兽共患病监测做出有益尝试.
推荐文章
基于植被覆盖度的藏羚羊栖息地时空变化研究
藏羚羊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植被覆盖度
针茅草原
藏羚羊就地保护的建议
藏羚羊
栖息地
就地保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藏羚羊野外现场研究工作中人兽共患病的监测
来源期刊 医学动物防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藏羚羊 野外 人兽共患病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8-1229,123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9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245.2012.11.01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藏羚羊
野外
人兽共患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动物防制
月刊
1003-6245
13-1068/R
大16开
河北石家庄市平安北大街99号中基.礼域尚城16号楼1-701.702
18-335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4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94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