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探索水稻不同繁殖方式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育性等方面的表现及存在的差异,为水稻不育系扦插繁殖在生产上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两个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两个光温敏感核不育系为材料,采用茎节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方法,调查两种繁殖方式的扦插(播种)期、始穗期、齐穗期、株高、每穗总粒数、有效穗数、穗长、株叶型及套袋自交结实率等.[结果]茎节扦插繁殖与种子繁殖相比,生育期大幅提前,株高降低,有效穗显著增多,穗长略短,穗粒数减少,植株形态表现紧束,长势旺,叶色浓,但群体整齐度较差;花粉育性及套袋自交结实率方面二者无差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相比,光温敏感核不育系扦插繁殖植株的上述性状表现相对较优.[结论]两种繁殖方式植株的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影响育性;光温敏感雄性不育系更适于扦插繁殖,可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推荐文章
水稻雄性不育系扦插繁殖成活规律研究
水稻
雄性不育系
扦插繁殖
形态特征
自交结实率
光敏雄性不育系(GM)谷子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谷子
光敏雄性不育系
性状
遗传规律
胞质雄性不育系冀2658A细胞质对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影响
胞质雄性不育(CMS)
棉花
细胞质效应
冀2658A
白肋烟雄性不育系性状鉴定试验
白肋烟
雄性不育系
性状
鉴定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雄性不育系扦插繁殖与种子繁殖主要性状比较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水稻 雄性不育系 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性状表现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3-586
页数 分类号 S511.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2.05.58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瑞阳 广西大学农学院 116 786 14.0 20.0
2 唐洲萍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9 226 9.0 12.0
3 李初英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47 274 9.0 14.0
4 黄其椿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37 181 7.0 10.0
5 赵洪涛 广西大学农学院 25 11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雄性不育系
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性状表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